美國的小孩都是“未來公民”,中國的小孩只是“孩子”
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美國的小孩跟中國的小孩有何不同,真的值得中國家長好好看看。
1
來美國以后,我們給女兒定下了通過工作賺零花錢的規矩:幫媽媽洗一次衣服可以獲得1美元,倒一次垃圾可以獲得50美分,擦一次餐桌可以獲得25美分,等等。慢慢的,她的小豬存錢罐里也有不少“私房錢”了。為了鍛煉女兒的獨立生活能力,我們允許她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上個周末,女兒在超市里看上了一個毛絨玩具,問我們可不可以買。我們說當然可以,你不是有自己的零花錢嗎?但前提是只能由你自己去買,爸爸媽媽不會幫忙。
她拿了錢,連蹦帶跳地跑到收款臺,對收款員說了一通我們聽不懂的英文。收款員居然很有耐心地和她聊天,用對待大人的方式和她說話,完全沒有把她當成一個三歲的孩子,當然語氣要輕柔得多。
那天,我們自己也買了一些日用品。在付賬的時候,收款員一邊大贊女兒的可愛,一邊把女兒剛才遞給她的錢悄悄還給了我們——她當然知道我們是一家人。令我大為驚奇的是,她在還錢的時候有意識地避開了女兒的視線,不讓她發現還錢的動作,小心翼翼地保護獨立付賬帶給女兒的成就感。這樣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細節,卻讓我深深地體會到,美國社會對孩子的感受是多么重視!
2
在美國人看來,孩子并非家庭和個人的私有財產,而是未來的社會公民。父母只是給予了孩子生命。除了這一層血緣關系的意義之外,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聯系非常微弱。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天開始,他(她)就具有了社會屬性,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和人類社會的一部分。因此,不僅是家庭和學校,全社會都要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負有責任。
如果一個孩子沒有受到應有的保護和重視,沒有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那么,他(她)將來可能就會給社會帶來麻煩;反之,如果一個孩子能夠在全社會的關心下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公民,那么,他(她)將來就會給社會帶來福利,許多人會因此而受益。這正是2001年布什總統簽署《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背后的社會文化背景。在文化極度多元化的美國,對孩子的重視和保護卻出奇得統一,這的確是一個值得玩味的現象。
這種保護幾乎無處不在。最強有力的保護來自聯邦和州的法律。在美國,如果一個孩子的權利受到了侵害——無論侵害者是誰——周圍的任何一個公民、社會福利機構和司法系統都會立即高效運轉起來,確保這個孩子不會受到虐待和忽視。也就是說,忽視了他(她)們也意味著是犯罪。
3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中國的教育觀念,表姐的孩子已經7歲了,在上小學1年級,在我看來已經是個小大人了,可表姐現在還會給孩子穿衣哄睡,甚至還會出現喂飯的情況。
我能明白中國和美國的教育背景不同,所以推行孩子自我獨立會困難一些,但如果你不去嘗試,難保長大后不會成為一個“寶媽男”。美國的孩子從小就被當做“未來公民”對待,而中國的孩子出去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會被當做“孩子”對待,也許你轉變下身份,一切就更容易去執行。
【鷹飛國際】16年專注辦理 國內企業高管美國L1工作簽證轉綠卡、美國eb1-a杰出人才移民、注冊美國公司、美國銀行開戶、海外公司注冊、全球商標注冊、各國簽證等眾多業務,詳情咨詢電話:400-722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