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證
-
全球簽證
-
美國生活
-
美國
- 當前位置
在美國、香港、中國大陸的就業和生活差距有多大?
2019/03/27 來源:http://www.rubberduckyderby.net 編輯:Administrator
內容太多不想看?想快速了解可直接咨詢 >>
立即咨詢
對于許多去美國留學的同學來講,畢業后選擇在哪里工作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選擇繼續在美國,還是回大陸或者去香港,都會面臨不同的問題,這篇文章從畢業收入對美國、香港、大陸的畢業生生存狀態進行了對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01 工作及收入
美國
美國本科生起薪在4萬美元左右,碩士為5萬,博士為6萬。如果是名校畢業,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加1到2萬,頂級名校的博士可以拿到10萬,超過10萬的毫無疑問就屬于高薪階層了。
美國是工程師的天堂,搞工科的人在美國的起薪基本與金融界持平,差別只是分紅少,升級慢。
由于起薪是一個人挑選工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無論是香港還是國內,工程界的起薪都無法達到美國哪怕一半的水平,所以搞工科的人很少回國,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工科升職較慢,前幾年都是在打雜,即使非常順利,幾年之后步入高職,也往往已娶妻生子,基本上在美國定居了。這種生活模式,是中國留學生最典型的模式。雖然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金融市場,但美國金融界的起薪并不明顯高于工程界。
不過,由于美國市場太大,錢太好賺,金融界的分紅是其他行業無法相比的。在好的年景,即使剛剛加入公司的新員工也可以得到與年薪幾乎相等的分紅,而老員工的分紅更是呈幾何級數增長。
另一條非常普遍的路是教職。博士畢業后當教授,相得益彰,正體現博士的價值。但是,美國的教職并不好找,一般某個學校的博士只能找次一個檔次的學校的教職,而超一流名校的教職,非超級牛人就不必想了。當教授的收入不高,但學校的生活相對簡單,日常支出較少,自由度高,并且在社會上很受尊重,所以適合喜歡搞科研的人。
美國的個人所得稅雖然在發達國家里不算高,可也相當可觀。20%以上的聯邦稅是每個人都要交的,另外還有州稅、城市稅。在紐約、芝加哥之類的金融大都,總稅率可以到40%以上。
美國是個注重生活質量的地方,公共假期10天左右,一般還有15到20天的調休假。大多數工程公司過的是朝九晚五的規律生活。金融公司相對累一些,但是除了少數比較變態的,一般工作時間不超過每天10小時。
香港
香港的起薪分布非常不均勻。作為一個純粹的金融都市,香港可以說是世界上貧富分化最嚴重的發達國家和地區之一。國際化的投行或者hedge
fund之類的小公司,起薪基本與美國持平,在50到90萬港元之間;而工程類的工作,起薪一般只有10到20萬港元。所以,香港不是個適合搞實業的地方,除非你有超牛的關系。
由此看來,在香港搞金融似乎很好,很有家的感覺又很有優越感。但是,亞洲的金融市場比美國小的太多,所以金融公司在亞洲的盈利能力普遍無法與美國相提并論。
在香港從事教職也是個很好的選擇。為了吸引人才,香港的大學開出的工資很有吸引力,正教授能夠到200萬每年。但是,香港的科研環境無法與美國相提并論,而且香港的大學更喜歡從美國的名校招已經拿到終身教職的教授,所以,這條路并不好走。香港是著名的避稅天堂,個人所得稅最高不超過15%。
香港的公共假期很多,既有中國的春節、國慶節,也有西方的復活節、圣誕節。香港的公司一般也有每年15到20天的年假。但是金融類公司一般上班時間很長,每天12個小時以上并不鮮見。
國內
國內的起薪差別很大,極少數“牛人”可以拿到50萬以上的年薪,但大多數人的起薪在4萬到10萬元之間。除了國際化投行和中金等少數幾個大鱷,大多數金融公司的起薪也很難超過15萬,即使有海外留學的背景,也一般不會為你開出更高的價碼。國內金融公司的分紅比較慷慨,好一些的第一年就能夠達到一年工資的水平。
國內的金融市場遠遠大于香港,機會也遠遠多于香港,如果能混出頭,前途將不可限量。不過,在美國與香港市場上的流行做法在國內不見得能行的通,選準一個合適的回國時機很重要。國內教職起薪很低,官僚氣氛重。雖然近些年都在加大對高校的扶植,“千人計劃”等等也搞得如火如荼,但這些基本針對已經在美國混出名堂而想實現更大的個人價值的人,不適合初出茅廬的新人。
國內稅負并不輕,雖然對于一般收入者,稅率低于美國,但考慮到美國有相當的退稅空間,實際稅負反而比美國略重。
國內的假期相對較少,新人的調休假一般少于10天。由于競爭過于激烈,很多金融類公司的員工通常在周末也需要加班,并不適合享受生活的朋友。